祖籍漳州龙溪县的新加坡美罗创办人王梓琴
2012-10-1 来源:高级管理员 作者:祖籍漳州龙溪县的新加坡美罗创办人王梓琴 点击:5254
美罗控股(Metro Holdings)创办人王梓琴,以98岁高龄在(2009年8月11日)早上逝世。
他16岁就赤手空拳,飘洋过海到南洋来打拼,遗留下来的不但是本地家喻户晓的美罗百货公司,也是一家活跃于房地产投资业务的跨国企业。
王梓琴因爱看电影,他创业时,就借用米高梅电影公司 (Metro Goldwyn Mayer) 的英文名字,为自己的百货公司命名。
美罗控股(Metro Holdings)创办人王梓琴,以98岁高龄在(2009年8月11日)早上逝世。
据了解,这名近百岁的福建商人是在鹰阁医院安祥离开人世的,当时一些家人陪伴在侧。他的遗体目前停柩在主教门(Bishopgate)11号的住家。
这名16岁就赤手空拳,飘洋过海到南洋来打拼的本地杰出企业家,遗留下来的不但是本地家喻户晓的美罗百货公司,也是一家活跃于房地产投资业务的跨国企业。
王梓琴育有三子四女,这些年来他们已陆续接过管理棒子。在长子王晞权的领导下,这家零售业公司不断创新和发展,现在已发展成为一家净资产近10亿元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及中国、印尼、马来西亚及新加坡。
截至今年3月,美罗控股的全年净利约3940万元,营业额超过2亿元。
福建龙溪县人
王梓琴在1911年诞生于中国福建省漳州龙溪县,父亲是一名书记,母亲是家庭主妇。
16岁那一年,他只身南来,先到印尼泗水,后迁至新加坡。在印尼的时候,他最初只当一名小杂工,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每月的薪金只有25印尼盾。后来加入一家百货公司——Toko Dezon,事业才终于有了转折。
这位勤奋的员工在老板的赏识之下,一步一脚印地从一名普通小职员逐步升任掌管印尼七家分行的公司经理。
不过,打工始终满足不了王梓琴想要创业的心,42岁那一年,他离开服务了25年的公司,放弃一份稳定的高薪职位,自己出来创业。
1953年,王梓琴在印尼泗水设立了第一家美罗百货公司。两年后,他将业务扩展至雅加达,先后设立了Toko Ataka及美珑 (Metrotex)百货公司。
不说不知,美罗百货公司的名字,其实源自这名福建商人的一个爱好——电影。由于他很喜欢看电影,所以创业时,就借用了著名的米高梅电影公司 (Metro Goldwyn Mayer) 的英文名字,为自己的百货公司命名。
他说,选择这个名字,是因为“人们喜欢看电影,对制作了许多好片的米高梅非常熟悉。”
早在黑白片时代,王梓琴就已经意识到潮流的吸引力。当时他说:“我是第一个在新加坡为商店作宣传促销的零售商。这是当时人们听都没有听过的事情。”
美罗在1957年进军新加坡,不过,当时并不是一家百货公司,而是一家专门售卖法国蕾丝、瑞士刺绣和美国亚麻等高级进口布料,给本地和印尼有钱太太缝制旗袍、沙龙和娘惹服的布庄。
这是因为当时两家竞争对手——罗敏申(Robinsons)专攻外国人市场,诗家董专攻本地人市场,所以王梓琴就将业务焦点,专注在小众市场上。
这家两层楼的店屋就设在当时本地最热闹的购物地带——谐街(High Street)72号,也就是财务大厦(Treasury Building)现址。
王梓琴的这家商店,不但是第一个让店铺员工穿上制服的本地零售商,也是第一个在店铺内招待客户喝饮料的商店老板。
在他的刻苦经营之下,美罗的业务迅速扩充,1965年在乌节路的烈大厦开设第一家美罗分行 (美珑)。接着,又在新加坡、印尼及马来西亚以连锁方式经营美罗百货公司。1973年,美罗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一家挂牌零售业公司。
下一条:没了
上一条: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