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一一广武王(王潮)衍派
2012-5-29 来源:高级管理员 作者:漳台王氏宗亲网 点击:7600
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一一广武王(王潮)衍派
王潮生于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字信臣,光州固始县人,出身农民家庭。同其弟审邽、审知皆有才干,称"王家三龙"。唐末,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安徽寿州屠户王绪起兵攻陷河南光州,时任固始县佐的王潮和二兄弟投奔王绪起义军,王绪任王潮为军正使,王审知为都监。不久,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攻讨王绪,王绪率军渡江南下,经南昌、赣州进入福建,继陷长汀、漳州等地,有部众数万人。王绪义军进入福建后,军粮不济,人心涣散;加之王绪生性猜忌,滥杀将士,军中人人自危。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王潮兄弟乘机鼓动兵变,囚禁王绪,将土遂拥戴王潮为统帅。王氏兄弟整顿队伍,攻克许多州县,民众归服,后进占泉州。翌年降唐,福建观察使陈岩上表荐王潮为泉州刺史。王氏兄弟勤于治理,人民安居乐业。唐景福元年二月(公元892年)福州乱,王潮命从弟王彦复、弟王审知攻福州(今福建福州),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攻克。王氏军声大振,闽中武装力量20余部纷纷来归,全闽统一。唐昭宗遂任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潮以王审知为副使。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王潮升威武军节度使,同年病重。按当时惯例,州郡长官为世袭制,而王潮以大业为重,舍弃自己的四个儿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和大弟审邽,将政权传给德才兼备的小弟王审知。唐乾宁四年十二月(公元898年初),王潮病逝。
王潮墓
位于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西北800米处之凤旗山东麓,东连盘龙山,西邻五虎山,前对鼓山。该墓是大型的唐末五代古墓建筑,是我省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代石构墓。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几度湮毁修复。墓封土现高1.5米。墓前残存附属物有石文吏、石武将各1尊,石马、石虎、石羊各1对。此墓地下墓室于明•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被盗,随葬品无存。据墓内仅存的一块碑志记载:清•嘉庆廿年(公元1815年)重修,1945年续修。1993年整修墓体外观,坟丘前竖花岗岩墓碑并置石供案。墓庭辟为两层墓埕,封土及坟前两侧建造排水沟。
此墓墓面朝南,墓室形制结构保存比较完整,为福建已知地下墓室规模最大的一座。墓系石构券顶,多室,坐北朝南,平面呈“干”字形,象征府第院落布局,分为甬道、前厅、前室、中室、后室。南北纵向全长18.24米,东西横向最宽7.39米、高约5米。
墓门为花岗岩双扇大石板,上刻花瓣形纹,高1.8米、宽1米、厚0.2米。甬道长1.95米。
前厅长3.7米、宽2.15米、高4.6米,顶部正中作八角形迭涩锥式。
前室为横向券顶,长2.25米、宽7.39米。中室长6米、宽3.15米。左、右两壁距墓底高2.5米处有相对称的大铁钉1对,其用途不明,有人说是为悬吊棺木而设的。
后室为横向券顶,长2.06米、宽7.08米。
墓底铺大石板,每块长1.7米、宽0.6米、厚0.2米。
墓室正中有一条砖沟,内填木炭,以防潮湿。
此墓的石雕作品是泉州历史上最早的,其风格既继承北派的质朴粗犷,又兼有南派的细腻纤巧,是了解唐末五代惠安石构建筑技术和石雕工艺的重要实例。
转自 开闽王氏圿派论坛